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IE10及以上浏览器。

您好,欢迎来到有胶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有胶 | 我的订单 | 帮助中心 | 平台介绍 400-0197-977 (工作日9:00-17:30)

低价格与宽松供需博弈 驻底之路继续

发布时间:2018-10-17 来源:天然橡胶网 编辑:zhanghuifang 点击次数:332

今年胶价低位,割胶积极性低且天气影响导致全球产量较预期下滑,但4季度为传统割胶旺季,泰国天气正常,供应增加,我国进口也会有所增加。

国内下游消费不佳,配套胎受汽车产销下滑拖拽,而替换胎方面也因环保限产等影响导致货源不佳,替换需求差,出口方面受贸易战以及国内出口政策刺激,整体表现中性偏空。但制品应用方面今年表现良好,未来关注制品增量对于供需结构的影响。

库存方面近期保税区以及区外均出现小幅下降,但整体仍处于高位,库存下降仅为季节性错配,4季度进口的增加预计将使得库存再次累积。

4季度行情表现为宽幅震荡,绝对价格低位提供支撑,抄底氛围仍在,但是供需压力以及期现套利的介入使得上方压力明显,整体运行区间11000-13000,库存累积之后空头思路对待。鱼尾行情中中期现套利需灵活操作,且需要警惕期货行情大幅变化带来的保证金风险。

一4季度供应整体宽松

1. 上半年供应趋紧,4季度有望宽松

今年上半年天胶产量不及预期,加之上半年本处季节性产量低位,导致全球出现供需缺口。据anrpc数据,前8月全球产量增速1.2%达到851万吨,其中泰国、印尼以及我国增长5.4%、5.8%以及4.5%,而受大雨、洪水等天气影响,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斯里兰卡等国下降幅度较大。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消费的稳定增长,1-8月全球天胶消费量同比增长5.5%至943.2万吨。因而整体来看,上半年出现供需缺口,是一个季节性去库存的过程。

4季度来看,泰国、越南处高产期,我国目前也处于高产期,12月份逐渐停割,全球产量将会在四季度达到高峰,导致全年的供需缺口减少。

2. 国内供应紧张,全年产量有望下调

国内方面,今年产出表现不佳,1-8月产量合计45.7万吨,同比增长5%,但从季节性来看,在开割初期的3-5月产量增速大,彼时风调雨顺,而在后几个月,价格低位以及天气等影响使得产量出现负增长。云南地区来看,一来国内价格的低位导致割胶积极性低,胶水价格在8.5-11.5元/千克,对于自有胶林的胶农来说收入尚可,但对于雇工模式来说,胶农和园主收入均偏低,产出受到一定影响。天气的影响也导致产出下降,今年云南地区降雨量大,导致胶水产出不及同期,此外,胶水与胶团的价差小,原料流入胶团较多。海南影响更大,一来海南地区割胶成本高,原料收购价格在10.5-12.5元/kg,雇工困难,二来环保限产导致部分企业停工。目前我国正处高产期,12月开始从云南到海南逐步停割,因而四季度国内产量有增加预期,但全年产量或有下降。

3. 进口季节性高位,同比或有下滑

在下游消费平稳的情况下,天然橡胶进口的主要内在驱动力为套利需求,因而期现价差的强弱是决定国内进口的主要原因。而从供应端驱动来看,我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泰国,因而泰国的产量和出口至关重要。今年1-8月我国天然橡胶累计进口总量为451.4万吨,同比增长1.5%,分品种看,混合胶增加,而标胶和烟片减少。

今年天胶进口增速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套利需求减少,尤其6月份以后,受20#标胶上市预期的影响,沪胶远月升水提前收窄,此后期现价差在1500-2200区间震荡,期现套利的参与积极性较低。从季节性上来看,四季度往往为进口的高峰期,从数据上泰国的出口量与我国进口量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一般领先我国进口1个月左右时间,因此在泰国产量旺季时我国进口量也会增大。

整体,四季度我国进口环比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期现套利的驱动较弱,同比增速预计较小,预计在1-3%。

以上是对于4季度的供需平衡表的预测,10月供应略过剩,由于部分供应流入上期所,现货市场压力较小,而11-12月随着进口量的增大,供应压力增大,此外11月上期所老胶仓单到期注销,届时会对现货造成一定压力。

二终端需求持续弱势1. 轮胎产销难言乐观

天然橡胶消费和轮胎产量具有非常强的正向相关性,今年轮胎消费产量出现下滑,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累计5.8亿条,同比下降9.9%,其中全钢轮胎产量达7533.66万条,半钢轮胎产量为30134.656万条,同比下滑7.79%。就终端来看,49%左右用于出口, 51%用于内销,而内销中替换更是占据3/4,因而出口和替换的表现最为重要。今年出口表现平淡,而国内替换表现不佳,导致了轮胎产量消费的不佳。4季度来看,出口利好利空叠加,替换胎旺季较多,预计轮胎产销略好于前期。

2. 重卡销量下降,汽车产销不佳

1-9月重卡销量87.9万辆,累计增长1.2%,其中上半年表现亮眼,主要源于地产开工拉动工程车销量大增,而6月以后销量大幅下降,传统的金九银十也未能有所提升。一是重卡行业库存偏高,对和新车市场市场带来压力,此外公路物流运输情况不佳,运价偏低且运量没有明显提升,购车需求弱。4季度历年销量表现平平,受春节备货影响,物流车会又增加,但冬季北方地产停工会导致工程车的需求下降。

长期需求看,重卡的替换周期约5-7年,国三车尚未达到替换周期,但2018年6月25日交通部提出大力淘汰老旧车辆,到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淘汰国三车及以下营运中重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将会刺激未来2年的重卡替换需求。

乘用车产销方面,1-8月累计销量179万量,同比增长2.4%,今年整体车市表现平平,没有了利好政策的我国车市在经济运行欠佳的情况下,总体平稳运行。但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汽车销售中的潜在隐患,经销商库存系数的高位。9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环比上升6.7%,同比更是高10.2%,2018年以来一直超过警戒线水平。年底企业为完成年度销售数据进行促销,而终端消费难有大幅改善,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更大。但从季节性来看,4季度往往会是购车的高峰,会带来销量的大幅增长。综合评估4季度销量同比会有下滑,且经销商库存高位,会对明年的销售带来一定压力。

3. 替换市场需求差

今年我国替换胎需求不佳,也是导致轮胎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替换需求的不佳,一方面来自于重卡保有量的增大,但主要原因则是货源下降带来的车辆出勤率的下降。2016年以后重卡销量大增,16-17年销量182万辆,使得总保有量达到600万辆左右。

国内由于限产等导致货源减少,单车出勤下降,表现在公路货运量增速的下降以及物流运价指数的低位。从图中可以看出,今年的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一直处于1000以下,从实际市场反馈来看也表现在重卡司机生意少,价格难涨。此外,公路货运量直接决定了替换需求,对轮胎产量具有很强的正向相关性,且一般公路货运量增速高于轮胎产量的增速。今年公路货物周转量以及公路货运量增速一直持稳并保持在低位,而铁路运输的增长量的增速则有较高的提升。近期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计划(2018-2020)》,要求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到2020年要求铁路货运险较2017年增加11亿吨、水路货运增加5亿吨,沿海港口公路货运减少4.4亿吨的目标。2017年公路货运368亿吨,4.4亿吨的减量虽然较少,但不升反降,考虑到重卡保有量的增长,替换需求势必会再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