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IE10及以上浏览器。
进入11月,天然橡胶期货市场连破新低,东南亚天胶船货报盘虽然跟随下调,但跌幅较窄,且市场主动报盘情绪十分低迷。不少加工厂表示无奈,一方面不愿低报,另一方面,市场整体行情不佳,高价难以成交。故而部分业者宁愿封盘观望。而面对天胶行情整体底部震荡格局的情况下,加工厂仍有挺价意愿的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此时刚进旺产季 过低价格报盘意味着后市操盘空间有限
2018年,天然橡胶主产区物候条件相对良好,无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自10月份开始,东南亚主产区降雨陆续减少,天然橡胶产量陆续增加,10月-次年1月,产量将持续放大。11月,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区才刚刚开始进入最大旺产季,但沪胶主力合约价格已逼近近五年低点,美金船货价格也一路走跌。回顾近五年产区原料收购价格最低的时候,2016年1月初,胶水收购价格在28.5-29泰铢/公斤,1月份已经接近旺产季尾声。而当下胶水收购价格在36-37泰铢/公斤,业者多预期随着后市产量的增加,原料收购价格仍有一定的下探空间。若此时就开始低价报盘,那随着原料收购价格的下探,胶价又该跌向何处,届时又将谈何操盘空间。
其二,加工利润徘徊在成本线附近
以泰标为例。观察上图,虽然相对市场报盘,泰标理论加工利润存在一定空间,但一方面,利润空间较窄,在100美元/吨以内;另一方面,报盘价并非成交价,实单成交价格往往更低。结合来看,一些加工厂加工利润恐不足50美元/吨,加工利润徘徊在成本线附近,加工厂处境不乐观,低报意愿自然不高。
综上,面对低迷的天胶行情,东南亚加工厂对高价报盘充满无力感,但考虑到自身加工成本及后市操盘空间,低价报盘意愿有限,故心态多纠结,场内报盘积极主动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