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IE10及以上浏览器。

您好,欢迎来到有胶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有胶 | 我的订单 | 帮助中心 | 平台介绍 400-0197-977 (工作日9:00-17:30)

轮胎企业与天然橡胶价格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22 来源:天然橡胶网 编辑:wangzheng 点击次数:284

一、天然橡胶简介

天然橡胶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耐磨、耐撕裂、耐冲击、耐油、耐酸碱、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绝缘性、密封性、柔韧性和黏合性,被广泛运用到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目前有超过5万种工业制品以天然橡胶为原料或与其相关,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轮胎制造。天然橡胶与石油、煤炭、钢铁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天然橡胶消费量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北纬18—24度地区逐步建立了天然橡胶种植基地。但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宜胶地区面积非常有限,我国政府一直从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以多种产业支持政策来推动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二、天然橡胶需求

天然橡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需求非常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天然橡胶的需求创造了广泛的空间。自上世纪60年代到2008年,全球天然橡胶的消费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3.1%以上,从1960年的200多万吨消费量发展到2008年的1107万吨。但由于受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939万吨,同比下降7.67%。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同比增长至1081万吨。我们预计2019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达到1385万吨,经济危机后2010年至2019年这9年间,天然橡胶需求增速放缓到年复合增长率2.8%。

按地区来统计天然橡胶消费,亚太地区消费占全球的74%,美洲地区占13%,欧洲、中东、非洲合计占13%。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因是制造业集中地区,是天然橡胶最大的需求市场。

如果按下游需求行业来划分,全球轮胎行业消费了天然橡胶的70%,是最重要的下游行业,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消费了30%。

三、天然橡胶供应

天然橡胶对地理环境、土壤、气候、湿度等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严格,宜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90%。生产国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中国、越南和斯里兰卡。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合计总产量近年来在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传统理论认为,天然橡胶无法在北纬15度以北地区生长。此外,橡胶树作为长期作物,一般在定植6-9年后才可开割。因此,天然橡胶的供给增长速度较难以快速提高,受自身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全球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从1961年至2018年平均每年增长3.4%左右,产量从1961年的约210万吨达到2018年的1388万吨。

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Association of Natural Rubber Producing countries)现在有13个成员国,按国家名称英文首字母排列,它们分别是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孟加拉国、缅甸、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刨除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孟加拉国和缅甸,我们统计9个天然橡胶主产国。2018年,9过的天然橡胶产量合计1216万吨,占全球产量的超过90%。

而从橡胶种植面积来看,ANRPC中亚洲9国的2019年的天然橡胶总种植面积是1214万公顷。由于橡胶树有6到9年的成熟期,所以开割面积一直约在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2019年,9国的总开割面积是928万公顷,2010年至2019年间总开割面积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8%,基本等于同期的天然橡胶需求增速。

四、天然橡胶历史价格

天然橡胶的价格受供需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价格的基础仍是供需关系。需求方面受全球经济周期影响,但由于存量汽车的替换轮胎市场是天然橡胶最大的需求市场,因此需求弹性并不很大。在供应方面,橡胶价格影响种胶国家、企业、胶农的种植积极性和割胶积极性,而种植增加供应因为胶树需要6至9年的成熟期而存在滞后性。

五、天然橡胶未来价格预判

1、需求端:下游需求增长趋势停滞虽然全球贸易摩擦增多,但总体经济形势仍保持增长,全球商用车销量也保持增长。但乘用车销量却出现不同走势,由于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乘用车销量2017年见顶,2018、2019两年连续微弱下滑。

轮胎市场分为新车的配套市场和存量车的替换市场,乘用车新车销售的拐点,无疑对轮胎需求出现负面影响。事实上,近几年全球轮胎销售额已经呈小幅波动状态,增长时速,2017年全球轮胎销售额1657亿美元,2018年1686亿美元,2019年为1684亿美元,近4年来整体维持在1700亿美元附近。

轮胎是全球天然橡胶占比超过70%的下游应用,轮胎需求的增长乏力,使得天然橡胶未来几年的需求量在目前基础上难有亮眼的增长点。

2、供给端:主动去产能未现,2021年或为拐点

(1)主动减产未现

我们先分析一下天然橡胶种植、收割到加工的成本构成。橡胶园每亩地可以种植胶树30棵,每棵树苗的采购成本约2美元,从种植到开始割胶需要7年的时间。这7年间需要施复合肥和除草剂,具体数量见下表。另外就是土地成本,其实大部分橡胶园历史上都是开荒得来,并没有土地成本。当然现有橡胶园存在转让交易,所以相当于有橡胶园有一定的机会成本。因此,精确的地租价格难以得到。我国的海南橡胶向海垦集团租用橡胶园,年租金约为10美元/亩。我们暂用这个地租水平来进行下面的分析。综合算下来7年的种植成本为1067美元/亩。

在近几年中,东南亚几国政府几次抱怨胶价低迷,声称要联合限产报价或者砍胶树换种其它经济作物。然而我们从数据发现2016、2017、2018三年大部分东南亚橡胶主产国的橡胶产量还是逐年上升的,并未出现保价减产和砍树。天然橡胶主产国的”OPEC”组织ANRPC比OPEC更难实现联合限产保价,有个不同点,石油减产依然埋藏在地下的资源,而天然橡胶更类似于光伏,弃光的话不能储存,只能是净损失产量。而砍树的决策就更难了7年种植投入的成本沉没,换种其它作物仍要承担几年的价格风险,在割胶并不亏现金流的情况下还是要坚持。

从成本角度,我们认为不会主动减产。

(2)2021年或是亚洲天然橡胶产能拐点

而从产能角度来看,服役到年限的橡胶树失去经济性,种植者可以选择重新种植新的橡胶树,近十年亚洲9国的总翻种面积小幅波动、基本稳定,但相比于增长中的开割面积,其比例在下降。

除翻种外,还有新增种植面积,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橡胶价格高位年份,种植积极性高,2012年新种植面积56万公顷,为历史高点。随着橡胶价格的周期下行,新种植面积也逐年下滑,在近两年达到冰点,2018年新种植面积仅有7万公顷,2019年9万公顷。

在未来七年中,可以新增的开割面积是已知的,我们假设减少的数量为每年50万公顷,那么如下图,开割面积将在2021年见顶,之后小幅下滑,产能呈减少,2026年相比高点大约减少10%。当然,也可能由于胶价上涨,割胶收入提高而重新吸引劳动力将抛荒产能恢复,因为总种植面积并没有减少。

(3)新的低成本产能准备接棒

天然橡胶的种植和生产没有技术和资本壁垒,成本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和人力。这两个要素的价格会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传统产胶国泰国等国天然橡胶种植的成本抬升,在价格低位时降低种植意愿,但会有其它更低成本国家和地区愿意接过天然橡胶种植生产的接力棒。

在东南亚国家中,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弱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缅甸共采割了24.2万吨天然橡胶,来自于约31万公顷橡胶树。缅甸还有35万公顷的橡胶林未进入开割期。6年内缅甸天然橡胶年产量可能超过50万吨。缅甸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面积约100万公顷。2018年底缅甸也加入了ANRPC组织,是成长速度最快的种植国。

同纬度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地区还包括非洲,同样是更低成本的生产地区。非洲2019年预计将生产96万吨天然橡胶,产出量7年时间翻了一番。科特迪瓦的天然橡胶产量约占非洲的60%。近年来,因可可利润缺乏稳定性,科特迪瓦越来越多的农户转向收入更加稳定的橡胶产业,增加橡胶园种植以提升收益。因此2014年后,科特迪瓦橡胶产量出现井喷式增长。2019年初科特迪瓦天然橡胶协会表示5年内该国产量将会超过百万吨。

我们认为,未来的几年,全球经济形势仍很具挑战,目前也并无端倪出现2000至2007年中国这样大型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加上共享经济趋势下对乘用车轮胎需求的负面影响。因此天然橡胶的需求将维持低速增长、甚至总量不增长。而在供应方面,需求停滞的信号也带来新增种植意愿的降低,但由于前期种植的惯性,全球主产区东南亚传统产胶国的供应能力还将增长2年,在2022年可能见顶,之后可能有小幅下滑。但是一些经济更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将接过接力棒,例如缅甸和一些非洲国家目前的天然橡胶供应能力在显而易见的快速增长。综合来看,未来几年天然橡胶价格仍大概率在1100至1500美元/吨的低位徘徊。归根结底,天然橡胶的供应能力不是类似矿产资源的硬约束,适宜种植地区的潜力尚大,作为一种没有门槛的农产品,其价格常态就不可能维持高利润率,除非出现超过种植速度的突发快速增长的需求,天然橡胶价格不会出现向上的大幅波动。

六、天然橡胶价格与轮胎企业盈利关系

通过将过去20年的天然橡胶价格与全球轮胎销售额的对比,我们认为,由于在天然橡胶的供需关系中,供给变化的速度更慢、弹性更小,因此天然橡胶的价格上涨主要来自需求端。2002年至2011年间,全球轮胎销售额从706亿美元增长至1883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2%。这也使得天然橡胶价格从2002年初的6605元/吨上涨至2011年初的近43000元/吨,期间涨幅达到551%。除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轮胎销售额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普跌的影响,天然橡胶曾阶段性下跌,整体2002至2011年的10年间,在全球轮胎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天然橡胶经历了一个10年的牛市。

由于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的主因来自于需求的增长,因此我们认为需求带动的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实际上虽然增加了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轮胎企业可以通过产品涨价转移涨价压力,而且需求旺盛还可能提高营业利润率。从2009-2011年的国际轮胎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来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除此以外,天然橡胶价格小幅缓慢下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利于企业营业利润率提升,因为消费端的价格变化滞后于橡胶价格变化。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橡胶价格与轮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不是前者驱动后者,而是后者驱动前者。对于稳定、成熟的轮胎企业而言,需求端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此时也带动了天然橡胶价格上涨,橡胶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不能抵消轮胎需求提升的红利,所以这个时期轮胎企业盈利是上升期。

而天然橡胶价格缓慢下行可能是轮胎需求增长疲弱的风向标,虽然原料成本降低对轮胎企业业绩是利好,但往往抵不过轮胎需求端的利空,短期提高轮胎企业的盈利能力,总体看这样的时期对轮胎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是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领先轮胎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化趋势与国内轮胎企业是不同的。

由于国内轮胎产能过剩,叠加出口逐渐受到高贸易壁垒的影响,导致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国内轮胎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要大于受橡胶价格的影响。或者说,对于国内轮胎企业,产能过剩是”雪”,橡胶价格波动是”霜”,雪上加霜的境遇从2015年开启了行业自发(非政府主导)去产能的进程。

我们选取2002年以来就有公开业绩的三家轮胎上市企业来看,国内的轮胎企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6年天然橡胶价格极速上涨时均受影响明显。但与国际企业不同的是,在2011年以来的天然橡胶价格下行周期内,贵州轮胎、青岛双星、风神轮胎整体盈利能力并没有受益,反而由于国内产能过剩影响持续处于低位。同样的,在2002-2011天然橡胶价格受需求提升影响上涨的过程中,国内轮胎企业由于缺乏品牌,提价能力有限。

到了2017、2018、2019年,国内轮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业绩承压引发去产能趋势未变,但是赛轮轮胎、玲珑轮胎却盈利能力逆势提升,原因是它们通过海外布局产能,冲破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困境。